僧格之养成

发布时间:2025-07-04 来源:互联网 我要投稿

僧格之养成

太 虚

──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东亚佛教大会演讲大纲

一 僧与俗之分类

┌─出家五众──僧

┌─人─┬─佛弟子┤

有情┤│└─在家二众─┬俗

└非人 ││

└非佛弟子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┌─僧──佛弟子──出家在家之七众

人─┤

└非僧──非佛弟子──异道之出家在家徒众及无宗教者

二 僧之六和义

┌身和同住┐

│口和同说│

│意和同志│

事─┤见和同解├理和同证

│戒和同遵│

└利和同均┘

三 僧与俗区别之要点

一、律仪之区别。二、部类之区别。三、职业之区别。四、人格之区别。

四 僧之必备条件

一、离俗之必要。二、志职业之一致。三、护世讥嫌。四、严守仪制。

修证

信解无漏……僧之所志

艺术

游戏有漏……僧不宜志

俗染

五 佛教须有僧之故

一、专职以保持教法。二、专修以提高教格。三、身教以率化信徒。

六 僧格之养成

一、未出家前,先具中学毕业以上之程度,及大体了解佛教,由三皈、五戒具足

正信而发心出家。

二、出家后,于律宗中受持沙弥律仪一年,及受持苾刍律仪一年,令尽离俗染乃

给予受戒证书。

三、入佛教中一宗之专门大学修学五年,及于各国各宗游学五年。

四、入山结茅或闭关三年至十年,戒定加行以期亲证。

五、行解相应,己有内心证验;乃入世为人宏法为家务,利生为事业,以尽菩萨

僧职。(满智记)(见海刊第六卷第十二期)

上一篇:对辨大乘一乘
下一篇:没有了